農業影音 >
一般影片 > 農村旅遊 > 其他影片
2013-06-15
浸水營古道
授權單位 / 林務局
片長
0:04:19
396
古道簡介:「浸水營」一詞最早出現在清光緒20年(西元1895)的(鳳山縣採訪冊)。地如其名,浸水營位於冬夏季風氣輻合帶,是台灣第二大降雨區,終年氣候潮濕,濃霧深鎖。從屏東紡寮鄉至台東大武鄉,浸水營古道全程約47公哩,橫越中央山脈最南端,在清代開鑿的東西交通要道中,使用率最高。從500年前卑南王掌管此地,阿美族、平埔族、荷蘭人、漢人、日人,再此交織出一頁豐富的台灣史。豐富多樣動植物資源:浸水營古道沿著大漢山及姑仔崙山山腹蜿蜒構築而成。在植物學上,大武、姑仔崙山、大漢山以南地區,屬於廣義的恆春半島,在東北、西南季風與地理環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南台灣重要的植物地理區。此地植物種類繁多,頗受植物界重視。古道即穿越了本區最精華的楠儲林及楠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