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6
對於從小就生長在花蓮鄉下的青農伍美黛來說,「農事」是生活中的一部份,但隨著工商業發展、農村人口嚴重外流,逼得伍美黛不得不離開家鄉往都市打拼,然而歷經了幾次人生的抉擇與考驗,讓她開始認真思索生命的價值與人生的意義,很快她將原本規劃好的人生做了一個大迴轉,決定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
2016-01-06
打從12年前開始接手家中茶園管理,邱宏仁就打定主意不用化學肥料和除草劑,尊重大自然和這片土地自然時序。71年次的邱宏仁當退伍後因為不忍心看母親一個人得張羅五分多地的茶園,毅然留在故鄉種茶,農閒時還擔任阿里山風景區導覽志工,青農邱宏仁堅持有機耕種,增加人力物力成本,所幸土地沒有辜負他的細心呵護。
2016-01-06
種的是有機米,不灑農藥,採生物防治來消滅害蟲,他努力學習,一天比一天進步,青農施彥同是中興大學研究所畢業,雖然學的也是農藝,但是當初決定要投入當農夫,也是經過了一番天人交戰,直到加入了農委會的百大青農計畫,他有老師的輔導,終於開竅,而且有農改場的技術指導,得到的資源非常豐富。
2016-01-06
35歲的胡育旗青農,大學和研究所唸的都是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後順利進到上市上櫃的電子公司上班,是名副其實的電子新貴,卻願意走出冷氣房,向農委會租了五分地,在大太陽底下揮汗鋤草,這決定連相交十年本身也重是有機耕種的好友李鎮賓覺得不可思議,人生無法重來,只能堅定往前,胡育旗深信自己決定是對的,要種出健康好吃的有機米,好多好多的夢想正在實踐。
2016-01-06
在田裡跟野草拚速度,滿頭大汗的這位是三星鄉的青年農夫陳帥之青農,三年多前三十出頭的陳帥之還是中國一家汽車零件廠的主管,家裡農田缺人手,決定回鄉幫忙父親種田,種著種著就這麼愛上了前景可期的有機農業,在農改場及政府百大青農政策輔導下,才慢慢接觸了不同東西,也慢慢地在成長。
2016-01-06
青農曾冠維在田裡身手十分熟練,六年多前他對務農一竅不通,國防大學理工學院畢業後就開始職業軍人生涯,過著規律的生活,卻讓他覺得制式化,想趁年輕做些不一樣的事,媽媽建議他可以考慮投身農業,家人中沒有人有務農經驗,從買農地到整地種植,全靠自己和改良場的幫忙。
2016-01-06
獲選農委會百大青年農的七年級農夫黃文慶青農,中興大學園藝系碩士班畢業後,到邦交國吉里巴斯服外交替代役,教導當地民眾種植農產品,退伍後,還把當地儲存雨水利用的習慣運用到灌溉上,利用溫室屋頂收集雨水儲存到水池,再抽取灌溉、微噴灌溉。想說既然都學了農業,那是不是也應該要來投入農業,來讓台灣的農業有更多的生力軍。
2016-01-06
70年次的黃玲雯青農讀的是醫務管理,了解食材是健康的根本,加上從小看阿公有機物農,孝順的她放棄醫院工作,毅然決然回鄉接下家族的柚子園,戶外的柚子園可不比以往醫院的工作環境,手套袖套帽子防曬要做足,一曬就是十幾個小時,家人放手讓她嘗試,也讓她經驗值大幅提高,不只賣好柚,還做公益大方送出上百箱的柚子給弱勢兒童,讓他們也能品嘗健康好柚子。
2016-01-06
年僅24歲的魏匡立青農,從高職開始就讀農校,一路攻讀研究所,因為家裡本身就務農,畢業之後同學都到都會區上班了,就他決定留在家鄉,一年多前剛從家裡接手農場的他,遇上了開發空窗期,根本沒有作物可以賣,早上犁田施肥,晚上還得打零工來維持三餐溫飽,將作物依照生長週期分為三大類,妥善管理時間,年輕世代發揮專業能力,不僅要延續上一代的務農精神,也要把好的環境留給後代。
2016-06-16
本影片主要介紹國產農產品標章與追溯制度,了解各標章代表意義並清楚國產農產品把關安全及品質與生產過程透明化的資訊,讓消費者食的安全與聰明消費。
2016-06-17
本影片主要宣導105年第2期作試辦稻作直接給付實施辦法,由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詳細說明何謂直接給付、試辦緣由、試辦地區、試辦對象、如何申請以及相關申報細節,推廣稻作直接給付提供給稻農多一個選擇,以利稻農自產自銷,另依據市場狀況自主選擇其有利方案。
2016-07-21
邀請雲林二崙四位社區達人問候:永定國小阮主任,介紹永定國小食安教育!讓小朋友更瞭解我們吃的食物是怎麼種出來的,邀請大家來吃水果唷;崙西社區廖理事長說明崙西社區是環保休閒公園,闡述社區建設之重建與自然生態,其為植樹綠美化模範社區;來惠社區賴理事長用客語發音介紹其回頭屋由來,且利用傳統客家古厝和社區創意;湳仔社區廖理事長介紹原為火車轉運站,但由於後續沒落鐵道荒廢,後續參與農村再生,社區恢復活力且保留文化內涵,再次邀請大家有空來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