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1
台灣茶園的有機質含量少於2%的茶園面積竟然高達65%,顯然各茶區的有機質普遍缺乏,施肥是茶樹栽培的重要工作項目,合理化施肥需要配合其他適當的栽培操作,例如病蟲害防治、剪枝、枝條留養等才能使茶園有良好的生產及品質。茶園有機質肥料的使用,主要目的除了提供茶樹生長的養分外,有機質分解後與土壤粒子結合可改善土壤物理性質並增進化學肥料養分的吸收,以及促進有益微生物的活動,茶樹是嗜酸性作物,不論是化學或有機肥的施用,土壤的PH值應維持在4.0~5.5的範圍之內,銨態氮及鈣元素是茶樹極為重要的營養素,茶樹的施肥應注重銨態氮的施用,但也須注意過量的鈣肥會不利茶樹的生長。
2014-06-01
以不結球葉用萵苣來說由於從播種到採收時間很短,較注重基肥的施用,正常的土壤之下基肥的合理化施肥推薦用量,為每公頃施用10-20公噸的有機質肥料,及配合施用三要素化學肥料,可將所有的肥料在施基肥時一次施用完畢同時以曳引機翻犁入土。結球萵苣基肥的合理化施肥推薦用量,為每公頃施用20-25公噸的有機施肥,再配合施用三要素化學肥料,施肥方式以表面撒施並以曳引機翻犁入土然後整地做畦。
2014-07-01
本片呈現臺灣百年來畜牧業經歷的轉變,傳達畜牧產業歷史的演替及其獨特性文化,並以產值最高之毛豬產業與最具本土特色的養鴨產業為主軸,演繹出臺灣牧業百年風華。此外,本紀錄片亦突顯及追憶農業前輩們對臺灣畜牧產業發展的貢獻,以感人的故事引領民眾瞭解畜牧產業發展歷程。
2014-07-01
介紹本省主要牧草之生產以及如何飼養於乳牛與調製過程。
2014-07-01
龍眼適合在攝氏23-25度之間生長,在每年七月-九月的時間為盛產期,約能採收2300公噸,因生果效用不高也不易保存,故果農會將龍眼製成龍眼乾,烘烤完的龍眼會再進行剝殼程序,3公斤的龍眼生果能製造約1公斤的龍眼乾,其製作方法有:較高價的古早燥窯法,以及現代的機械化柴油烘烤加工。
2014-07-01
以台灣原生種的土芭樂加工製成土芭樂茶,台灣總共有兩百五十公頃的範圍,以農林廳及農內鄉以續作方式種植,果農會將成熟的芭樂以清洗、切絲、乾燥、焙炒等程序,製成芭樂茶。
2014-07-01
預冷庫約有八坪的大小,一次能處理的量約為750公斤。預冷溫度設定為5度,時間約為1.5小時,即可將蔬菜預冷至五度C,以保持新鮮。使用冷凍庫的冷風來預冷,其中特別的就是將商品排成水道式的方式,並將中間以塑膠布蓋起,在塑膠布的上方開起排風機,將室內與室外形成一個壓力差,爾後冷風會透過箱子本身的洞口強迫吹入,以利箱中的蔬菜在最短時間之內降溫。
2014-07-01
本片敘事邏輯以時間、空間交錯方式呈現,連結農田水利史上重要工程與人物,並導入情感元素,期待社會更瞭解臺灣農田水利的發展軌跡與成就。 本片之段落結構以時序區分為「原住民族取水智慧及荷蘭人貯水引灌」、「閩南人、客家人來台發展」、「日本人在台開發貢獻」、「二次大戰後農田水利建設與發展」及「省思與展望」等階段,分別描述當時與農業發展及生活息息相關之重要農田水利建設、在地水圳文化及小人物默默付出感人故事,引領觀眾瞭解農田水利角色地位、成就與認同農田水利價值。
2014-07-01
西印度櫻桃是常綠灌木,樹高2~3公尺,約三到六月為盛產期,占地約6.7公頃,每年可採收1500公斤-1600公斤的櫻桃,因果實較酸,故農民們將其加工製成果汁,將採收後的櫻桃送至加工廠進行,清洗、晾乾、榨汁、裝桶、調味、冷凍。而除果汁之外,農民也將櫻桃製成許多的產品。
2014-07-01
本片呈現臺灣百年來畜牧業經歷的轉變,傳達畜牧產業歷史的演替及其獨特性文化,並以產值最高之毛豬產業與最具本土特色的養鴨產業為主軸,演繹出臺灣牧業百年風華。此外,本紀錄片亦突顯及追憶農業前輩們對臺灣畜牧產業發展的貢獻,以感人的故事引領民眾瞭解畜牧產業發展歷程。
2014-07-01
介紹乾草調製過程及使用農業機械。
2014-09-09
坪林區位於新北市的東南端,四周有高山峻嶺環繞,區內平地少而陡坡多,全區面積一百七十點八三平方公里,為新北市第三大區,目前區民百分之八十以上為茶農,茶園面積近一千公頃,是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