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7
我國的遠洋漁業在國際上相當有實力,表現也讓其他國家刮目相看,期許未來的漁業在遠洋方面能有一支強大的團隊且在國際上能得到認可,另外也可增加工作的機會,在國際的舞台上大放異彩。
2013-11-07
大地守護者─蚵仔寮(下),為了保存僅存的紅樹林,利用假日舉辦活動提倡生態保育意識,並設置了蚵寮國中紅樹林生態保育區,但也有人覺得此保育作為會危害到魚的生活。
2013-11-07
旗津舊稱旗後,即為旗津後面的聚落。旗後山的海拔雖然只有48公尺,卻為島上唯一的高地,在旗津島上成為天然的屏障。旗津有兩大部落─旗後及中洲,各自擁有自己的魚市場 ,之後統整了兩魚市成為旗津魚市直銷中心。
2013-11-07
旗津海洋生物館,水底的世界只能用五花八門來形容,想要了解可不是件輕易的事。館長翁老師並不是專業出身,但憑藉著對於海洋生物的熱愛,靠後天的學習成為專家,而成立海洋生物館一直是翁老師的夢想。就讓我們來看看館內有什麼珍奇異獸吧,首先是一個稱作會走路的樹─粗糙護蛇尾,全靠觸覺的感受,看起來可真像是一棵樹。其中裡面有很多特別的魚類是漁民在捕魚時不小心撈起來的,送來生物館給翁老師飼養,日子一久館內的稀客就越來越多。
2013-11-07
九孔養殖以往是在沿岸設置水底養殖系統,現今發明出了高密度的人工養殖,先以磚塊水泥做出長方形的養殖池再以水管注入鄰近的海水,池子上方則需架設遮光棚,用以防止陽光的侵害,最適合的溫度大約是在24度,太高會導致其活動力差食慾不振。分為平面養殖池跟立體養殖池,立體式的養殖就像是個水底公寓,居住著一隻隻的九孔。
2013-11-07
東港即為布袋港,布袋地處於海中潟湖內看起來像布袋的樣子,因而取名叫布袋。光復後,因為與福建通航帶動了布袋而曾經風光一時,有小上海的美譽 。
2013-11-07
布袋是全台灣最著名的鹽場,鹽田的面積佔全鎮的二分之一。除了製鹽,布袋的沿海還有養蚵的產業,沿著海面望去,一處一處的蚵棚佈滿了整個海面。
2013-11-07
漁鄉之十里洋場,台灣光復後布袋成為通商口岸,布袋至廈門之間船隻往來頻繁,使布袋一度成為商業重鎮。後因國共戰爭,政府撥遷來台後封閉了這條航線,昔日盛況也慢慢的沒落。布袋人卻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反倒將商港轉型為漁港而建立起布袋漁鹽之鄉的特色。嘉義區漁會除了成立了布袋港魚產品直銷中心,也積極開發周邊資源,並結合附近的紅樹林及水鳥生態,開發國內觀光旅遊的第二春。
2013-11-07
滬尾人˙造船點睛,滬尾即為現在的淡水,日治時期官員認為滬尾的台語讀音類似神戶的日語發音,為避免混淆而更名為淡水沿用至今。早期的淡水魚產相當豐富,漁民捕魚的範圍遍布整個大台北地區,漁船點點佈滿整個河道。漁民的傳統民俗會在每一艘船上都繪畫上船眼,目的是為了搜尋海中的魚群,讓船隻帶領漁民航向魚群聚集的地方。
2013-11-07
滬尾人˙古關今渡,關渡是台北市進入淡水的門戶,最著名的就是那橫跨淡水、八里的關渡大橋,除此之外還有一座歷史悠久、香火鼎盛的關渡宮,關渡宮信奉天上聖母,臨濟宗時期由高僧開山石興和尚從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島請來媽祖香火來臺,340年來一直庇佑著淡水關渡的漁民。
2013-11-07
談到淡水,更是饕客們口中的美食天堂,其中絕不能錯過那充滿日本風味的淡水阿給跟新鮮爽脆的淡水魚酥大快朵頤一番。而淡水鐵蛋也就是回鍋多次的滷蛋,風乾後成為又黑又小又嚼勁十足的鐵蛋,又稱阿婆鐵蛋。接著佘家姊妹花的孔雀蛤料理,據說是外國漁船來的時候附著在船身的孔雀蛤掉落在此,而大量繁殖。
2013-11-07
漁民心中的一股洪流,東港漁會配合政府的政策提倡觀光休閒漁業,舉辦海釣的活動,提升民眾對漁業的了解。東港最著名的王船祭,三年舉行一次,其典故來自於貞觀年間唐太宗微服出遊遇難,溫鴻與兄弟三十六人因救駕有功被封為進士,後因奉旨巡視天下遭遇海難,太宗乃將之追封為「代天巡狩」,下令建船封名「瘟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