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
土生土長於高雄旗山的「台青蕉樂團」, 成立11年來以台灣/青年/愛香蕉為名,以搖滾熱血又溫情動人的音樂,展現年輕人的創意和熱情,振興在地香蕉產業,甚至讓吃香蕉變成全民運動,不僅開創農村的新價值,更連結在地組織推廣旗山文化及生態環境,想知道這些年輕人如何在故鄉實現理想?如何將台青蕉樂團的精神進行到底?台青蕉樂團主唱王繼維唱給你聽⋯
2019-08-01
尊重每一個生命,洪高山、洪翊修用溫柔的心豢養幸福雞
快樂的雞,能夠產出更健康的幸福蛋!洪高山、洪翊修這對父子檔尊重生命,重視人與動物、環境之間的關係,因此,有別於籠飼的擁擠生活環境,他們採自然放牧豢養雞群,實現雞隻的居住正義;且自然放牧的雞,四個半月才開始生產,沒有使用藥物、純以天然食物餵養,也因而在103年獲得農委會自然放牧蛋雞場的認證。
食安風暴,消費者人人自危,而他們希望把最好的蛋,送到消費者手中。健安畜牧場的幸福蛋,不僅是快樂的雞所誕下,更蘊藏著洪高山、洪翊修這對父子檔對待生命的溫柔、對於萬物的感激。
2019-08-08
一趟佛羅倫斯之旅,開啟了許華仁返鄉種植可可的奇幻旅程,他採自然農法種植可可,取代了檳榔作為經濟作物,更保持水土安全。
除此之外,在臺灣建立起「Tree to Bar」的一條龍產製,從種植、製作、販售到餐桌一手包辦。
結合東港當地食材,做出創意巧克力料理,許華仁發下宏願,要用臺灣本土巧克力揚名國際。
2019-08-22
返鄉成為綠色生態守護者 李俊儀成太麻里釋迦產銷履歷認證第一人
年輕時過著緊繃的匆忙日子,返鄉之後,習得了一份採菊東籬的悠然,更在父親的釋迦園裡,堅持著對綠色生態的守護。38歲的青農李俊儀,堅持不使用除草劑,也透過「跳島式除草」,保障動物的棲息地,讓釋迦與自然共生共存。
而李俊儀的釋迦,抱持著要讓消費者「食得安心」的信念,不僅獲得農藥零檢出,更是太麻里獲釋迦產銷履歷認證的第一人!不因生產而犧牲生態,在顆顆飽滿的釋迦裡,充斥著對土地關懷的堅持信念。
2019-08-30
離開城市、落根南投,王翊諠打造「部落廚房」品牌,並在水保局農企經營輔導計畫的協助之下,透過一場場農事會議,從栽種、到包裝,致力將賽夏族健康的農特產品,推廣至更大的舞台。不僅讓部落收益增加,更為在地居民增添了自信。
除了協助原民社區農村再生,王翊諠更帶著部落廚房從事公益義賣,落實社會責任。來到南投的這八年,她將從這群居民身上得到的溫暖,再度回饋給社會,就誠如賽夏族的守護神──貓頭鷹一樣,部落廚房也持續守護著這片好山好水。
2019-09-03
從外行到專家,陳婉萍打造古邁茶園品牌、讓梨山茶飄香海外。
返鄉接手父親的茶園,陳婉萍從起初的全然外行,慢慢地在每一次的挑戰與學習中摸索、茁壯,至今,成功打造了「古邁茶園」品牌,更在農委會的輔導之下,將梨山茶推到國際舞台。
陳婉萍滿懷一份對於土地的情感,並將自身生活與泰雅文化融入包裝設計當中,打造充滿文化底蘊的泰雅族茶葉品牌。讓梨山茶不只飄香海外,更成功把文化推廣出去。
2019-09-12
百大青農楊家銘採無毒栽培,經營白河蓮花產業。
今年33歲的楊家銘,在農委會的百大青農輔導計畫以及青年從農創業貸款的協助之下,退伍後便選擇在家鄉,經營著美麗的蓮花產業。從蓮子到蓮藕,張家銘秉持著讓消費者食得心安的原則,採用無毒栽種,推廣安全農產品。
而如今已經是百大青農的他,不光通過零農藥檢驗,更導入了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系統;除此之外,楊家銘通過網路行銷與販售,成功做出產品區隔,創造百萬收益。
2019-09-18
以教育結合農業,黃雅聖率樸育文教發展協會為地方種下希望的未來。
25歲那年,黃雅聖回到故鄉代課,有感於偏鄉教育資源不足、人口凋零等問題,而將自己對於地方的關心,化為實質行動。他與社區青年一起成立「璞育文教發展協會」,種植友善米、並將農產收益,轉化為信念的落實。
黃雅聖加入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青年回留農村計畫,與一群青年,於臺南後壁推動食農教育、農活體驗,讓大人、孩子都能夠藉此拉近與農村的距離,以農業結合教育,帶動地方創生,讓璞育文教發展協會,為地方種下希望的種子。
2019-09-24
行銷海外、休閒農業──龍眼累累結實,飽滿而晶瑩,陳昀鎂、吳侃薔,分別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充滿童年記憶的山間風景,與承襲家族使命的龍眼產業。陳昀鎂不僅懷抱著故鄉情懷,更因此將柴焙桂圓行銷至加拿大,致力將臺灣的味道,發揚光大。
而吳侃薔,以將農業更靠近民眾的方式,將農業朝著精緻化、休閒化的路線轉型,不僅打造休閒農場,更以在地食材龍眼做私房料理、並同步推動料理體驗,藉由食與樂,拉近農業與民眾的距離,更藉此讓大家記得龍眼的好味道。
2019-10-02
苗栗深山裡的歡樂教育 裡山塾以友善環境的心推廣食農教育
環境教育碩士畢業的江進富,在苗栗苑裡蕉埔里,打造臺灣的食農教育基地「裡山塾」。他與在地農友合作,藉由認養果樹的活動,一起推廣食農教育,不僅具有教育意義,更以實質的方式協助果農。
江進富認為「食就是一種農業的行為」,藉由食農體驗去傳達吃當季、友善環境等觀念,希望從體驗,不僅拉近民眾與土地的距離,更能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築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2019-10-09
避免高麗菜產銷失衡 農委會推動「甘藍種植登記」保障農民權益
為減少農作物產銷失衡的問題,農委會推動「甘藍種植登記」,幫助農民,在彰化縣北斗鎮的王子文,便積極鼓勵農友在種植前一個月、或種植後十天,到農會辦理登記,讓農委會能更精準的掌握種植面積。此外,當產銷失衡時便會啟動三箭措施──外銷、加工與行銷輔導,更透過款項的補助,調節產銷、保障農民權益。
如今已是國內最大高麗菜出口商的農二代王子文提到,配合種植登記以及外銷政策,不僅107年高麗菜外銷歷史創新高,亦讓臺灣優質農產品行銷到海外,把臺灣的好味道揚名國際!
2019-11-01
通過九孔產銷履歷認證、搭配電商銷路 李勝興盼復興貢寮九孔養殖產業
承襲家族50年的九孔養殖產業,現年48歲的李勝興,不忍看到曾經繁榮的漁村光景就此消逝,面對潛水夫老化、年輕人外流的問題,他著眼於現實層面,藉由政府認證,通過九孔產銷履歷,提升消費者的接受度,更透過電商販售產品,讓更多人有意返鄉投入產業。
李勝興以天然的海藻龍鬚菜餵食九孔,更藉由東北角獨特地形,讓豐富海洋營養鹽隨著潮汐進入池內;此外,他更活化廢棄九孔池來飼養白蝦,促進更多機會。作為大海的孩子,李勝興以友善養殖的信念,一步一腳印地,為貢寮九孔產業復興而持續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