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search

2013-11-07
山間情事─鯝魚,屬於高冷魚類,主要以藻類為食,正常的大小為15~20公分,大的話可以長到40~50公分,肉質鮮美但數量鮮少。現在已有漁民在從事鯝魚的養殖,但依舊要注意優良的水質及適當的水溫(20度C以下),而目前的鯝魚養殖已成功。
2013-11-08
台灣海洋養殖的先驅─牡蠣,以歷史的遠近及不同地區而有以下幾種不同的養殖方式:灑石塊法養殖、插篊式養殖、垂下式養殖、浮架式養殖、延繩式養殖、浮筒延繩式養殖等。由於台灣的水土資源有限而台灣又擁有廣大的海洋資源,因此必須向海洋養殖發展,牡蠣養殖是由內地推向外海擴展的第一步,是海洋養殖的先驅。
2013-11-08
近年來欲找尋漁村的傳統技術及文化已漸趨困難,漁民忙碌的生活缺乏時間去記錄前人所傳承的技術,加上科技的進步,先進的捕魚技術早已取代傳統技法。在民國86年的第一天來回顧過去一年的節目內容,嘉義布袋魚苗放流、山美村達娜伊谷溪的?魚復育、澎湖文藝季活動、金山火焰網、彰化王功甦醒、南台灣虱目魚養殖等等,儘管資訊取得不易,製作單位依舊以熱衷的態度找尋著漁鄉文化的蹤跡,並傳達給觀眾朋友。
2013-11-27
嘉義縣位於台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中心,沿岸海水營養豐富,除了捕撈漁業外,也非常適合養殖事業的發展。海水養殖的虱目魚品質好口感鮮甜,另外來到嘉義不妨來一趟東石港採買新鮮魚貨、去漁人碼頭遊玩,有的買、有的吃,還有的玩。
2013-12-05
嘉義縣位於臺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中心,海岸線22公里,朴子溪、鹽水溪沖帶有機物質入海,沿岸海水營養豐富,為海洋生物生長棲息的適當場所。此外,因為海岸平直,沿海海底平緩,外有外傘頂洲阻隔風浪,故除捕撈漁業之外,嘉義地區也非常適合養殖事業之發展。 影片中以「漁民生活體驗」為梗貫穿全片,介紹嘉義區漁會當季且希望能夠藉此推廣之虱目魚及虱目魚丸,東石漁人碼頭及魚市場和布袋港魚產品直銷中心(包含美食),景點部分則有鰲鼓濕地及船仔頭休閒藝術村;達人教室單元則介紹魚類及頭足類。
2014-02-17
傳統技術工法解構紀錄保存-剖石工法與石砌牆。台灣各地有各式各樣因地制宜的石砌建購物,因為它的本身堅硬、沈重、耐久,所以有多方面運用,並且能遺留至今,最常見的就是石砌牆。
2014-04-17
阿里山地區有一群夜空舞者-蝙蝠,火車經過隧道處即有幾處棲息地,既是蝙蝠的家,因居民的發現,告知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因此於2001年開始族群監控蝙蝠的行動,長期追蹤觀察,並標示記號或裝置在蝙蝠身上。全世界目前有一千種蝙蝠,近期發現近30新種,據研究指出,台灣算是蝙蝠棲息高密度國語家,其中以水社寮地居及23號隧道占多數,影片中可瞭解到多種蝙蝠特性和生活習性,為了提供給遊客易欣賞又兼具保護部傷害的前提下,特別在洞外設有可直接觀看的設備,是深具潛力的觀光資源。
2014-05-01
經過水保局的規畫輔導,深山裡的瑞峰村不再寂寞。經營民宿的農友賴坤陽掛了好幾個野蜂巢養蜂,遊客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嘗到最純正的野蜂蜜的滋味,《賴坤陽的家》民宿屋採取不破壞生態的高架來建在山坡上。賴坤陽還培養許多野生愛玉子,經過削皮和翻面曬乾後就可以和民眾現場DIY,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用賴先生親手做的竹杯泡茶更有風味,還可以到瑞峰村海鼠山的水保涼亭欣賞草嶺大崩山的風光。
2014-05-01
這裡是福爾摩沙,你身旁的台灣;向台灣的心中走去,有無限的驚喜等著你。日月潭是台灣最著名的湖泊位在台灣的心臟位置,有人稱之為台灣的心海,民國89年正式蛻變為國家級風景區,以高山湖泊及邵族文化為再造的兩大主軸,提供多樣化的遊憩體驗。清境農場位於南投仁愛鄉,海拔1748公尺有「霧上桃源」的美名四季都有不同的風貌,置身在清境的草原上有如拿著360度的廣角鏡將台灣之美盡收眼底,另外綿羊是清境農場的頭號明星也是小朋友的最愛。 阿里山是鄒族人的故鄉,阿里山鐵路是世界上著名的高山鐵路全長71.4公里,從嘉義北門直達阿里山巔拔高兩千公尺,幾小時的車程車內溫度由夏而冬,窗外的林象由亞熱帶而溫帶,鐵路中段的奮起湖是個懷舊的好地方。
2014-06-01
生態記錄片《黃金蝙蝠》是由《戀戀火金姑》的張博鈞導演製作。自2011年林務局徵選自然生態記錄片入選後開始拍攝至2013年夏天。幕後花絮記錄了記錄片製作的過程,如多語版方面邀請了本土知名演員或音樂人進行配音:台語為蔡振南、國語為雷光夏、客語為林生祥、英語則是Janet。配樂更找來了林生祥、大竹研(Ken Ohtake)和早川徹(Toru Hayakawa)做為這次的卡司;林生祥早已是金曲和金音獎得獎的常客,大竹研與早川徹則是來自日本的音樂家;大竹研更為《黃金蝙蝠》影片做了一首曲調優美又活潑的主題曲。
2014-07-01
青蔥為蔥科蔥屬,是一種重要的香辛蔬菜,栽培歷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台灣早年由大陸引進栽種,在農業專家的研究與改良下,目前全年都可生產,栽培面積遍及台灣每個鄉鎮,但主要產地集中在雲林縣,彰化縣、宜蘭縣、嘉義縣、高雄縣,青蔥生長旺盛,分蘗多,一般可分蘗成二至十枝以上,地下莖呈白色,地上葉呈綠色,管狀中空有黏液,其莖短縮呈盤狀,白色的葉鞘抱合形成棍狀假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蔥白,而葉表面有著一層白色蠟狀物質,品種大致可分為北蔥日蔥及大蔥,在栽培管理上,農民習慣利用水田作高畦栽培,但是費時費工,故為減輕勞力與成本支出,農民大多採用連作方式,但是產量卻減少許多,故各地區農業改良場建議農民,適時適地的種植,對作物來說是很重要的。
2014-07-01
自民國68年開始,推出加工用之菜頭,其品種最重可以高達10公斤以上,生長期為3個月-100天,一份地可約採收10-12桶,採收後的菜頭以加工為主,在布袋,總共有約30間左右的加工站,農夫會將菜頭載至加工站,並執行清洗、材切、醃鹽、曝曬,等流程重複三至四次,並與嘉義農專技術合作,產出更多蘿蔔的加工製品。
2 3 4 5 6 7 8
OPEN DATA
網站導覽
RSS
直播影音下載專區